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汗证的辩证施治

  辩证分型

  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火亢盛或湿热内蒸,故见面热,烦躁,口音,小便色黄;热蒸津液外泄,故汗出;湿热内蒸,湿性黏腻,故汗液易黏而黄染;苔薄黄,脉弦数为内有积热之象。

  诊断要点

  1)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施治原则

  1)肺卫不固治则:益气固表。

  2)营卫不和抬则:调和营卫。

  3)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

  4)邪热郁蒸治则: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注意事项

  1)一出汗因其他慢性疾病引起者,止汗的同时还应治本。

  2)汗证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避风寒,防感冒。

  3)汗出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保持干燥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