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常见症状鉴别之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者。临床除了辨明阳水与阴水之外,还当辨清所在的脏腑。

  1)先见面目浮肿,然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水肿发生前或发生时有外感的表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肢节酸楚,咳嗽,咽痛,苔薄白,脉浮数等,是风水相搏之水肿。为风寒外袭,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2)全身水肿,以腹部和下肢为主,按之凹陷,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泛恶,苔腻,脉濡者,是湿困脾脏之水肿。牌为湿困,运化失司,水湿浸渍肌肤故水肿。

  3)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者,是脾阳虚之水肿。为脾阳虚衰,不能温运水湿所致。

  4)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腰痛酸重,尿少,四肢厥冷,神疲乏力,面色灰滞或晚白,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者,是肾阳虚之水肿。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内停而水肿。

  5)全身浮肿,伴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肢冷,畏寒,尿少,面色苍白或青紫,舌苔淡白,脉沉细或结代者,是心肾阳虚之水肿。为心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气所致。

  6)全身浮肿,心悸气喘极为严重,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四肢厥冷,小便少,苔白润,脉沉细欲绝者,是阳虚欲脱之水肿,属危重证。为阳虚阴盛,水气泛滥所致。

  7)面色晦滞而浮肿,精神萎靡,胸闷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尿少,心悸气短,甚则烦躁不宁,昏迷不醒,抽搐惊厥,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者,是阴阳两虚,湿毒内蕴之水肿。为阴阳两虚,湿毒内蕴,水气泛滥所致。

  8)遍身浮肿,起病缓慢,晨起头面较甚,午后下肢较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胖,苔薄腻,脉濡者,是脾虎之水肿。又称营养不良性水肿。为饮食失调,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所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