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血 器官或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
2.淤血 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3.心衰细胞 左心衰引起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 长期的左心衰竭所致慢性肺淤血晚期,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的肝窦扩张淤血而呈暗红色,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故称槟榔肝。
6.出血 血液由心腔或血管内逸出,称为出血。
7.血栓形成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8.血栓。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9.混合血栓 发生于血流缓慢或有涡流形成时。肉眼观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或层状,与血管壁粘着??杀嫒铣龌野子牒旌稚嗉涞奶跷谱唇峁梗庵盅ǔ莆旌闲匝ā?BR>10.延续性血栓。静脉血栓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沿血管延伸而增长,常包括头、体、尾三部分,又称延续性血栓。
11.微血栓 发生于全身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镜下见到,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故称微血栓。
12.再通 在血栓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3.栓塞 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14.器官或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称为缺血。
14.减压病 当气压骤减时,溶解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的气体栓塞称减压病。
15.梗死 由血流阻断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16.贫血性梗死 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故称贫血性梗死。
17.出血性梗死 梗死处有明显的出血,故称出血性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