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股骨髁上骨折的护理

  股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腓肠肌起点上2~4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

  股骨下端变大,并呈旋转,向两端延长成为股骨髁,朝下并向前,在额状面及矢状面均凸出隆起。股骨髁的前后径较横径为大,两则相比,外髁的前后径较长。股骨外髁前后轴线垂直向前,但内髁前后轴线斜行。股骨外髁形状便于屈伸,内髁形状便于旋转。从后面观,在股骨粗线内,外唇及髁间线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平面,即腘平面,位于股骨体下端的后面,通过腘平面的重要血管、神经有胫神经和腘动、静脉。当股骨下段骨折时,易被伤及。

  一、病因病机

  股骨髁上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由高跌下,膝或足部着地,身体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于股骨髁上的坚质骨与松质骨相交部而引起骨折;直接暴力打击和扭旋外用力亦可引起该部位骨折,直接暴力打击者多为粉碎性骨折。

  髁上骨折因暴力作用方式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一般以屈曲型多见。

  二、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多较严重,膝关节前上方多向后凹陷,亦有向前高突者,患肢轻度短缩,膝关节上部有明显压痛和骨软活动,浮髌试验呈阳性,局部大腿周径明显增大。

  若腘窝血管、神经受压或损伤,可有足部发凉,胫前、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踝部感觉和运动减弱或丧失。

  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

  三、护理要点

  1.应严密观察患肢末梢温度、足踝感觉、运动变化和胫前、后动脉搏动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若发现血管、神经损伤,应立即行牵引、复位、并严密观察,如不缓解,应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切不可延误时间,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3.手术后病人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

  四、出院指导

  1.继续服用接骨续筋之中药,以利骨折愈合。

  2.继续加强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以利下床抬腿行走。

  3.继续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且不可操之过急。同时可结合中药熏洗,展筋酊、展筋丹按摩,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4.3个月后拍x线片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弃拐行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