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 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血清中AFP>300μg/L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阈值,但也有10%~30%病人,AFP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可能与瘤体大小、分化程度有关。一般认为,病理分化接近正常的肝细胞或分化程度极低者,AFP常较低或测不出。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幼稚化的肝细胞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常<200μg/L)。急性肝炎患者,当ALT开始下降、肝细胞转入修复期时 AFP升高,常在病程第4周达高峰后逐渐下降,随肝细胞修复而AFP逐渐减少至消失。重型肝炎时,若见AFP增高,则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则提示 肝细胞大量坏死,预后不良。

  3.妊娠 妊娠3~4个月后,AFP上升,7~8个月达高峰(<400μg/L),分娩后约3周即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有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4.其他 先天性胆管闭锁、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血中AFP也可增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