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辩证治疗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发于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性血管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下、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病变初期进展缓慢,随着发展,可发生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表现。本病属中医“脉痹、脱疽”范畴,多因寒湿凝聚脉络,闭塞不通所致。

  治疗:

  1.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阴寒血凝(初期),肢体怕冷,趾温低,触之发凉,遇冷疼痛,夜间痛重,皮肤苍白,行走沉重麻木,易疲劳,有间歇跛行,舌暗或有淤斑、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

  ②阴虚化热(中期):患肢疼痛及跛行加重,趾端或足破溃,局部红肿,发热,久不愈合,脓稠浊,秽臭,心烦失眠,舌红暗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

  ③温热蕴毒(中期):破溃不愈,患肢肿痛持续不解,局部红紫,有灼热感,脓黄稠腥臭,伴见恶寒发热,头痛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④正虚邪陷(后期);身体消瘦,精神疲惫,患肢肌肉萎缩或干枯状,皮肤干燥而带鳞屑,毛发及指甲生长差,溃烂深陷难愈,脓稀少,甚则骨外露,舌淡暗,脉沉细或弱。

  治法:温阳通脉,补益气血。

  2.西医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戒烟、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适当运动,但不宜搬动重物。

  ②抗凝、抗血小板疗法: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③扩张血管药治疗:直接作用小动脉药物。烟酸,已酮可可碱,妥拉苏林,酚妥拉明或苄丙酚胺口服。

  ④溶纤及去纤疗法:选择克栓酶、腹蛇抗栓酶、尿激酶任何一种,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在病变区经微量输液泵施行连续灌注。

  (2)手术治疗:主要有动脉内膜血栓剥离术、动脉旁路转流术、静脉动脉化三种术式。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