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肛肠疾病的护理

  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包括:肛裂、外痔、内痔、混合痔、肛周脓肿、直肠癌等)的最佳方法。而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细心护理对这些疾病的痊愈、康复、疗效及减少病人痛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术前护理

  肛肠疾病的术前护理,除一般常规护理(如:体温、脉搏、血压、备皮、灌肠等)外,对术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术前往往表现有: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状态,而这些心理状态不消除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麻醉及术后创面愈合的成败与否。

  2 术后“三关、三难”的护理

  肛肠疾病术后,病人往往要过三关,闯三难,即:疼痛关、换药关、扩肛关、排便难、饮食难、行步难。一般术后2~3h后即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较其它外科术后的疼痛要重。这时病人表现的情绪特征往往是:烦躁、易怒甚则嚎哭、呼叫、骂人。在这时医护人员要表现良好的医疗品质:应同情、忍让、将心比心,用各种方式转移术后患者的注意力,频频的巡视,和蔼体贴的询问交谈,并请患者最亲近、最信赖的人协助,使患者痛感转移,并耐心的解释某些剧麻镇痛的利弊及在必要情况下的使用。这些措施对术后患者度过疼痛这一关行之有效,并降低了剧毒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及重复使用。

  术后的换药关、扩肛关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直接有关。对此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在此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换药、扩肛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认识到这两项必备的措施对术后的痊愈、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减轻疼痛,在操作中除手法技巧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准备,使患者排便通畅,合理坐浴,如此就较容易渡过这两关。

  术后由于疼痛的刺激,麻醉药的作用及患者紧张、恐惧、疑虑、羞涩的心理,使多数患者出现了排尿、排便困难,其痛苦难以明述。这时,我们要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首先采取多种方式诱导排尿、排便,有时还可按特定穴位促使排尿、排便,采取了这些方法,使绝大多数患者顺利渡过这一难点。我科术后采取导尿、针剂排尿的患者仅占2%.术后的饮食难,多数是由患者惧怕排便排尿的痛楚和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食而无味无饥饿感,行步难是由术后疼痛而形成阶段性的患者自主不自觉的被动性姿势,有了上述的护理经验,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术后患者渡过这两难也并不难。

  3 床边护理

  床边护理是术后的重要阶段,术后医护人员巡视病房,细心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应给予酒精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

  4 术后病人的饮食及活动

  一般肛肠术后饮食可用普通饮食。直肠癌患者术后3天内禁食,3天后(肠蠕动恢复,开始排气)可进流质饮食,7天左右可进半流质饮食,半个月可进普通饮食,饮食一定要有规律,讲卫生,不进生冷硬食物。

  肛肠疾病术后应鼓励病人在12h后开始活动,可以协助病人在床上适当地活动,做做深呼吸,肛门操,有目的地咳嗽,这样有利于肺部活动,排除分泌物,促使肠蠕动,可防止发生腹胀和便秘。

  5 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直肠癌术后,手术部位有引流管,术后24h出血量应低于300ml,如超过300ml,病人则会出现有胸闷、口渴、烦躁、脉快、面色苍白等,这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寻找原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6 引流导管应保持通畅

  根据手术需要,给病人留置导管,如胃肠减压管、会阴引流管、导尿管等,这些导管应保证其通畅,能真正起到引流的作用,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7 人工肛门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再造人工肛门,日常护理为:在人工肛门基底部用凡士林油纱条保护,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3天不大便,应口服缓泻药。术后3个月不能参加增加腹压的体力劳动,定时开放人工肛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病人痊愈、康复出院,应按医生要求定时复查,有不适感觉,应随时去医院就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