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
本品能阻断内脏平滑肌的毒蕈碱型受体而具有抗毒蕈碱作用,还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药动学
本品静注后很快分布于肠、肝和肾等组织,消除半减期为1.5h,5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口服1.5~2h达血药浓度峰值,消除半减期为2h。
适应症:
用于治疗胃肠道、胆道、尿路等引起的绞痛、分娩痛、小儿吐奶、呕吐、腹痛和幽门痉挛;内镜检查时扩张局部括约肌。
用法用量:
静注或肌注,每次5mg,每日3~4次。口服,每次50mg,每日2~3次。栓剂,每次50mg,每日2~3次。滴剂,每次3~5滴/kg,每日5~6次。
[剂型与规格]片剂:50mg/片。注射剂:50mg/支。栓剂:50mg/枚。滴剂:1g/100ml。
禁用慎用: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尿潴留、肠梗阻(幽门狭窄)、麻痹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巨结肠症、重症肌无力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不良反应:
肌注和静注患者可出现短暂口渴、视力调节障碍、心率加快。其他尚可出现眼内压升高、头痛、头晕、欣快、嗜睡、乏力和皮肤过敏反应。
相互作用:
与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其他抗胆碱药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抗胆碱能作用,但可被拟副交感神经药减弱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