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实验室检查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

  (一)血清铁测定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铁增高

  (1)肝细胞损害;

  (2)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3)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障及白血病。

  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

  2.病理性变化

  (1)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

  (2)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

  (三)铁蛋白(SF)

  参考值

  ①男性:15~200μg/L;②女性:12~150μg/L。

  临床意义

  1.SF增高 ①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②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④组织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

  2.SF降低 SF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