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如何进行心功能的分级

  从日常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心功能、给心功能分分级,不同级别不同对待是十分必要的。

  心功能1级 指心脏功能具有完全代偿能力。在较轻活动时元气急、浮肿或心绞痛等症状。几乎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完全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及生活。甚至能胜任较重的劳动或体育活动。

  心功能2级 此阶段心脏代偿能力已开始失去,因此,在较重活动(如快步走、上楼或提重物)时,即会出现气急、浮肿或心绞痛,但休息后即可缓解。这一阶段已属于轻度的心力衰竭了。需积极治疗。

  心功能3级 指轻度活动,如上厕所、打扫室内卫生、洗澡等时也会引起气急等症状、这阶段属于中度心力衰竭,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心功能4级 指休息时仍有气急等症状。在床上不能平卧,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常伴有浮肿、营养不良等症状。这一阶段已属重度心力衰竭了,不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而且还有生命危险,应当及时入院抢救与治疗。

  主观估计心功能简单易行,可是有些病人在心功能不全时也无明显症状,所以不能完全依赖主观估计,应每三个月或半年,定期到医院通过各种仪器来客观测定心功能,作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属于心功能1级的,不必服药,平时注意避免感冒和过劳,即可与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心功能2级者,应服用一定量的强心药物,并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心功能3级、4级者应住院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严格限制活动,以便逐渐恢复心脏的功能。

  另外,由于心脏功能在药物治疗与休息后可以改善,而在过于疲劳、感冒后可以恶化,所以心功能不是静止不变的。应该将心功能分级标准牢记在心。经常做做自己或亲人的“家庭医生”,给心功能分分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