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症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一组疾病,其中以来自静脉系统(上肢、下肢,颈部血管,以下肢血管最常见)最常见,。该疾病多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多为一侧)。其发病率较高,误诊率高,病死率亦高。如及时诊断和治疗,治愈率亦较高,已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
该病多有危险因素:如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肿瘤、妊娠和分娩等。心脏病、肿瘤为比较常见的原因。
该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从无症状到死亡,最常见表现是呼吸困难、气促(憋气)和胸痛,可有晕厥(短暂无知觉),甚至是唯一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重度呼吸困难、心肌梗塞样胸骨后疼痛、右心衰、休克紫绀、大汉淋漓、四肢厥冷及抽搐,甚至心脏骤停,可出现咳嗽、心慌、咯血、发热等表现。一般来说,症状程度与栓子大小和栓塞范围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与原有心肺疾病的代偿能力密切有关。心电图、胸部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肺炎、胸膜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休克等表现,非专科医生容易误诊为上述疾病。
如对该病保持警觉,诊断该病并不难,诊断手段亦较多,如增强CT、磁共振等。
该病治疗主要是溶栓和(或)抗凝,但需要监测凝血指标,重症病人需到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