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肾静脉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发生于肾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或同时在下腔静脉内的血栓。

  病因

  1、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婴幼儿脱水、肾病综合征、妊娠或应用口服避孕药等。

  2、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受压梗阻或损伤:如腹主动脉四周淋巴结肿、肾或后腹膜肿瘤、外伤、血肿、妊娠子宫等压迫肾静脉;下腔静脉,或肾静脉受肿瘤侵累、损伤。

  3、循环不良,静脉淤血: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心力衰竭等。

  症状

  1、急性完全型: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急性腰痛、发热、血白细胞升高、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慢性不完全型:好发于成年人,表现为慢性腰痛、血尿、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肾静脉血栓形成与肾病综合征可相互影响。同时伴下腔静脉血栓者,可见腹壁及下肢静脉的侧支循环。肾静脉血栓碎裂、脱落可出现肺栓塞等症状。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2、肾脏B型超声波检查:显示急性者肿大,而慢性者肾缩小。

  3、下腔静脉造影检查。

  4、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检查。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防治失水、血液浓缩、高凝状态等。

  2、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凝和溶栓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