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耳膜穿孔性中耳炎

  耳膜穿孔性中耳炎一般称为慢性中耳炎,多半是幼儿时曾经罹思复发性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所出现的症状包括长期性的听力障碍,耳朵偶尔会出现脓性分泌物,特别是在感冒时或游泳过後。大多数的耳漏经抗生素及局都治疗後,症状都会获得改善。

  耳膜穿孔的小大与听力丧失的程度有关,若为单侧性的耳膜穿孔。由於只有单边的听力障碍,叫顶多对音源方向性的辨别较差外,并未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多的不便,即使是偶有耳漏,经药物治疗也能控制,因此许多患者往往会对耳膜穿孔性中耳炎掉以轻心。

  耳膜又称鼓膜,外观上像鼓的表面,在听觉的传导功能上占有很重要的角色,能带动中耳内听小骨的振动,耳膜另外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噪音有防护作用,若耳膜穿孔,噪音会直接经由圆窗或卵圆窗传到内耳,容易对听觉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许多具有多年病史的患者,经听力检查後,除了因耳膜穿孔出现的传导性听力障碍之外,尚合并有听觉细胞受损引起的神经性听力障碍,同时出现耳鸣的机会也较正常人高。

  对罹患耳膜穿孔性中耳炎的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形下,最好将穿孔的耳膜修补起来,手术的目的有二,其一为根除中耳的发炎状况,其次为改善听力,听力改善的程度需视听小骨链是否完整以及中耳腔内充气的情况有关。这种手术称为鼓膜成形术或鼓室成形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耳前伤口约一公分左右,手术前预估或手术时发现有听小骨断裂或浸蚀时,需同时进行听小骨重建;住院一般不超过一周,需视中耳发炎的状况而定,若为单纯的耳膜修补,有时可在门诊进行。术後耳道内之填塞物约维持三周左右,填塞物取出後,每周施以一至二次的耳道局部治疗,从手术到痊愈约需两个月的时间,惟术後弹性绷带取下後,可维持日常生活作息,手术成功率一般都在九十%以上,手术的并发症一般很少,偶尔出现暂时性的面神经麻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