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诊断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诊断:

  此肿瘤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骨疣等病因此对中年以上患者病程长的外耳道痛性肿物特别是外耳道肿块在发病早期即有明显耳痛而局部又无急性炎症表现者尤应提高警惕最后诊断需靠病理检查

  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耳廓鳞癌早期表现为屑状斑丘疹有痒感搔抓易引起出血逐步发展为硬结之后表面糜烂溃烂或形成菜花样肿物初期无疼痛晚期侵及软骨膜时疼痛较明显外耳道鳞癌早期常被诊为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常有血性耳漏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部皮肤糜烂有肉芽样组织生长取组织送检常可明确诊断耳廓鳞癌发展缓慢发生转移亦较晚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为腮腺淋巴结其次为颈静脉腹肌淋巴结及颈后上淋巴结外耳道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可很快侵及其下的骨组织并可累及面神经

  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初起常为灰色小结节或稍隆起的皮肤硬斑无何不适有时有痒感抓破后易出血流水硬结逐渐增大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高起似火山口状肿瘤呈侵润性扩展般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转移罕见转移主要途径是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为肺部和骨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

  外耳道耵聍腺样囊性癌生长非常缓慢就诊前病史可长达数年早期常有间歇性耳痛晚期可转为持续性剧痛并向颞部及耳周扩散肿瘤堵塞外耳道可引起耳鸣传导性听力减退病程较长者可伴有继发感染及耳漏如伴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局部检查主要为外耳道软骨部肿块多位于外耳道前下壁基底广质地硬可有触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感染时例外)可有触痛肿瘤亦可呈环状硬结状使外耳道狭窄肿瘤生长穿破皮肤则呈红色肉芽状外耳道内可见血脓性渗出物

  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肿瘤常发生于耳轮耳甲腔也可见于外耳道及耳后区早期病变扁平光滑有灰黑色的色素沉着晚期形成肿块并出现溃疡及坏死应该注意的是耳部良性色素痣如生长加快有灼热感疼痛或表面糜烂出血应高度警惕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变的可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