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外耳道疖症和外耳道炎症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毛囊的发炎,可局限于一处或数处。有时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有较广泛的炎症,叫弥漫性外耳道炎。此病多因挖耳损伤,药物或潮湿的刺激,细菌、霉菌的感染引起。

  常有较重的耳痛,张口和咀嚼时因下颌关节的压力传到外耳道,可使疼痛加重。以指压耳屏或牵引耳廓亦可使疼痛加剧(急性中耳炎在牵引耳廓或压耳屏时并不痛)。

  检查外耳道可发现突起的小疖,如已破裂,则有脓液 流出。有外耳道炎的,外耳道皮肤呈弥漫性红肿和压痛,外耳道变小,并有脓性分泌物。耳周可能有肿胀和压病。

  外耳道疖早期可作热敷或理疗。疖肿初起时可涂用碘酒,亦可用1%酚甘油敷;疖肿成熟后可待其自溃或切并排脓。外耳道炎宜用30% 双氧水清洁脓性分泌物,去除脓痂,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或硼酸软膏。如发热和疼痛较重,可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不要随便挖耳。游泳后,若耳内有积水,可将头侧转,使耳朝下,单足跳跃数次,将耳内积水倒出,以免发炎。若有耳垢宜加清除。并避免潮湿等刺激,可防止本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