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蛋白尿,称生理性蛋白尿(physiologic proteinuria)。
1.功能性蛋白尿(functional proteinuria) 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轻度蛋白质。常见于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生理状态时,引起肾血管痉挛或充血等暂时性功能性改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导致功能性蛋白尿。当影响因素消除,尿蛋白自然消失。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1+,定量小于0.5g/24h,多见于青少年。
2.体位性蛋白尿(postural proteinuria):又称直立性蛋白尿(orthotic proteinuria)。在直立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且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现象。直立体位时,可能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因直立过久肾脏下移,使肾静脉扭曲造成肾静脉淤血,淋巴、血流循环受阻。蛋白尿特点: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久立后,尿蛋白阳性;平卧后又为阴性。多见于发育期少年。
3.偶然性蛋白尿(accidental proteinuria) 由于血液、脓液、黏液或生殖系统排泌物,如白带、月经血、精液、前列腺液等混入了尿液,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的蛋白尿。因无肾脏本身的损害,故又称假性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