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
(一)耳廓
1.结构:上方的大部以弹性软骨为支架,下方的小部分无软骨,由结缔组织、脂肪及皮肤组织组成,为耳垂。
2.作用:收集声波。
(二)外耳道
1.位置:由外耳门至鼓膜之间的弯曲管道,2.5cm.
2.分部:软骨部占外侧1/3.骨部占内侧2/3.
3.弯曲:由外向内:先向前上,继而稍向后,然后弯向前下。做检查时可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即可拉直外耳道观察鼓膜。
4.结构:
(1)外耳道皮肤较薄,在软骨部含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耵聍腺可分泌耵聍。
(2)外耳道皮下组织少,故皮肤与软骨膜及鼓膜相贴甚紧,外耳道炎症肿胀时疼痛剧烈。
(三)鼓膜
1.位置:位于外耳道底与鼓膜之间。其位置向前外倾斜,与外耳道底约呈45度角。
2.形态: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形似漏斗。
中心向内凹陷,为鼓膜脐,是锤骨柄末端的附着处。
上1/4的三角形薄而松弛称为松弛部。活体为红色。
下3/4的鼓膜坚实紧张,称为紧张部。活体为灰白色。
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光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