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为什么子宫内膜症患者容易发生痛经

  疼痛通常发生在下腹,但有时可扩展到腰既部及直肠、肛门附近,或有性交疼痛,痛经程度因人而异。少数患者的巧克力囊肿可在行经期间发生自然破裂,产生突发性脐周或下腹剧痛,合并有呕吐、肛门坠胀等。续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本病的特征。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局部水肿、出血,刺激腹膜,故出现疼痛大约70—80%的患者在月经来潮几年后,出现一年比一年重的痛经。一般在月经前1—2天即开始出现下腹坠痛或腰骶部坠胀、肛门胀憋有排便感,经期第二天达高峰。痛经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不能坚持工作,甚至痛得“滚炕”或“撞头”,痛经的症状随月经结束而消失。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