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射频辐射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射频辐射:

  (一)定义: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磁辐射。又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特点能量较小、波长较长的频段。波长范围1mm~3000m。

  微波:波长1m~1mm.强度以功率密度表示,单位为mW/cm2

  距离辐射源的距离:近场区(小于λ/2π为感应场,大于λ/2π为辐射场)。工人所从事的操作岗位上,主要处于感应场中。

  电磁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射频辐射接触机会

  高频介质加热:塑料热合、烟叶烘干;

  高频感应加热:高频淬火;

  微波能的应用:微波炉(食品加热、实验室治疗)。

  (三)生物学效应

  1、致热效应:辐射——机体加热——电解质离子振动——局部感应发热;

  2、非致热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损伤进行解释;

  波的特点与生物学效应强弱有关:频率大、波长短的影响严重,微波>超短波>中波;

  功率密度相同时,脉冲波>连续波。

  (四)射频辐射对机体影响

  急性事故照射:高强度暴露;

  职业性损伤:长期低强度慢性损伤。

  1、神经系统损害:类神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昏、乏力、手足多汗;

  2、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心悸、疼痛、压迫感,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律不齐;

  3、眼睛:职业工人微波白内障(晶体后极部混浊);

  4、生殖系统损伤: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紊乱。

  (五)防护措施

  1、高频电磁场: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卫生标准——连续波为0.05mW/cm2

  2、微波:基本原则是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卫生标准——连续波平均功率密度50μW/cm2,日接触剂量400μWh/cm2;脉冲波非固定辐射,平均功率密度50μW/cm2,日接触剂量400μWh/cm2;脉冲波固定辐射,平均功率密度25μW/cm2,日接触剂量200μWh/cm2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