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职业性损伤作用条件和致病模式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职业性损伤作用条件和致病模式:

  (一)作用条件

  1、接触剂量(强度)

  2、接触时间

  短期——急性中毒

  长期——慢性中毒

  3、接触方式:吸入途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4、遗传因素(个体差异):易感人群、高危人群

  5、性别和年龄差异

  6、心理和行为:如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

  7、接触机会

  (二)个体危险因素:指能使劳动者增加发生职业性损害的各种因素,主要有:1、遗传因素;2、年龄和性别;3、营养状况;4、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5、生活方式。

  (三)高危人群:是指具有个体危险因素的人群,这些人容易患职业病和职业性多发病,故又称易感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