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一)体温调节:劳动强度、气象条件。

  人体散热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气的蒸发,为有效散热,0.58kcal/g汗液,180~300kcal/300~500g汗液/小时;

  气温大于35度,只能通过蒸发散热,易发生蓄热现象→达到40℃以上——引起中暑发生。

  高温使全身加热,机体反射性的出现散热反应,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维持正常体温。如果高温高湿,环境受热加上劳动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产生热蓄积,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出现过热,发生中暑。

  中心温度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

  (二)水盐代谢

  生理出汗:6L/工作日;

  高温:8~10L/工作日;

  蒸发散热,出汗,可能导致水盐代谢紊乱,是热痉挛的基础。

  (三)循环系统

  体力劳动→血压升高;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四)消化系统

  血液→肌肉,水盐丧失平衡,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五)泌尿系统

  如果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尿液浓缩→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不全、尿中红细胞、管型。

  (六)神经系统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运动区抑制,作业不协调,容易出现事故。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