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职业中毒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打卡第二期>

  职业中毒的诊断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科学性,正确的诊断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和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的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慢性中毒缺乏特异性的指标较难诊断。

  职业中毒诊断原则:明确的职业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相应的临床表现、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非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综合考虑。做出判断。

  1、职业史:

  接触毒物可能性及程度,为诊断的前提条件;

  2、现场劳动卫生调查:

  实际情况(接触水平、防护措施、效果),判断是否可能中毒的可能性,诊断的基本依据;

  3、症状与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属于那种职业中毒,症状与接触毒物是否相符、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否符合接触毒物的时间,是否与毒物接触有关,注意与非职业性疾病的区别。急性中毒易判断。

  4、实验室检查:

  (1)生物材料中毒物测定:血铅、尿铅;

  (2)生物材料中代谢产物测定:尿酚;

  (3)器官损伤证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

2025课程

2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