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绒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绒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临床特点 凡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流产后1年以上发病者,临床可诊断为绒癌;半年至1年内发病则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均有可能,需经组织学检查鉴别。

  2.HCG测定 是诊断绒癌的最重要手段。一般β-HCG降至正常值在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后分别约需30日和19日,足月妊娠分娩后为12日,异位妊娠为8-9日。若超过上述时间,HCG仍持续在高值并有上升,结合临床情况,绒癌诊断可以确定。若临床疑有脑转移,可作腰穿测定脑脊液HCG.由于β-HCG不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当血清与脑脊液β-HCG值比率在20:1以下时,应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3.影像学诊断 除B型超声用以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内病灶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可反映绒癌所致的低阻抗血流丰富信号,故能进一步提高子宫绒癌诊断的正确性。X线胸片作为肺转移的常规检查,CT用以诊断普通X线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肺部病灶。MRI主要用于诊断脑转移。

  4.组织学诊断 送检标本中,若仅见大片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出血坏死,而未见绒毛结构,即可诊断为绒癌。

  【鉴别诊断】绒癌易与其他滋养细胞疾病以及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等混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