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中药鉴定学:五倍子的鉴别

  【性状鉴别】

  肚倍

  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2.5cm~9cm,直径1.5cm~4cm.表面灰褐色或淡棕色,并被有灰黄色滑软的柔毛。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角质状,有光泽,壁厚2cm~3cm,内壁平滑,内有黑褐色死蚜及灰色粉末状排泄物。气特异,味涩。

  角倍

  呈菱角形,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枝,表面被灰白色滑软的柔毛,壁较薄。其他与肚倍同。

  均以个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者为佳。

  【显微鉴别】

  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层,往往分化成1~3~6细胞的非腺毛,长70μm~140μm,有时长达350μm.

  ② 表皮内侧为薄壁组织,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直径约10μm,多已糊化,并可见少数草酸钙簇晶。

  ③ 内侧的薄壁组织中有外韧型维管束散生,维管束外侧有大型的树脂腔,直径可达270μm.

  【成分】

  含五倍子鞣质(gallotannin),医药上称五倍子鞣酸(gallotannic acid),含量约60%~70%,有的达78%(角倍约50%,肚倍约70%);另含没食子酸2%~4%、脂肪、树脂及蜡质等。

  【理化鉴别】

  取五倍子粉末0.5g于试管中,加蒸馏水4ml,微热,滤过。

  ① 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产生蓝黑沉淀。(鞣质一般反应)

  ② 取滤液1ml,加10%酒石酸锑钾试液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五倍子鞣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