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药剂 > 正文

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皮肤的条件

  (1)应用部位:表皮各层的厚薄、毛孔的多少。

  (2)皮肤经肥皂洗涤后可增加药物透入的机会。

  (3)皮肤的温度与湿度:温度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皮肤在潮湿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4)病变皮肤:有时能加快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性质

  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药物比较易于吸收。具有脂溶性又具有水溶性的药物容易穿透皮肤而被吸收。

  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乳剂基质能使药物较易透皮吸收,以水包油型为最好,油包水型的吸收率较次。

  基质中含有其他附加剂的影响:二甲基亚砜具有带着药物穿透皮肤的作用;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油脂性基质中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不同的赋形剂对药物渗透有一定影响,丙二醇与表面活性剂同用,能促进水溶性药物通过毛囊途径的渗透。

  基质的pH值

  一般亲水性基质的pH值接近皮肤的pH(5~6),对药物的吸收有利。

  基质对皮肤水合的影响

  皮肤外层中的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具有与水结合的能力称为水合作用。它是增加药物穿透皮肤的主要因素。角质层通常含有5%~15%的水。积聚50%的水的组织,其渗透性可增加4~5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