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和体征
在成人中,坏血病继膳食中维生素C降低到每日<10mg后有3~6个月的潜伏期。在坏血病的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可先出现倦怠,衰弱,烦躁,体重下降以及隐约肌痛和关节痛。多发性裂片型出血可在指甲末端附近形成一个半月形,其范围比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出血要大些。齿龈变得肿胀,发紫,呈海绵状,且易破碎,极度缺乏时容易出血。最后可出现继发感染,坏疽及牙齿松动。这些变化只累及围绕天生的牙齿和隐藏的牙根的齿龈。旧的瘢痕破裂,新伤口不愈合,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自发出血,特别是下肢皮肤易出现毛囊周瘀点和瘀斑(老年人的这些改变未必是坏血病的表现)。除骨膜下出血外成人一般不发生骨损害。
坏血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还包括球结膜出血,股筋膜内出血引起的股神经疾病,少尿,下肢浮肿,血管反应性受损,以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的关节炎。齿龈出血并非是坏血病最典型的特征。毛囊角化过度且伴有周围充血或出血足以确诊。
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血浆抗坏血酸水平从正常范围0.6~1.4ml/dl(34~79μmol/L)下降到<0.2mg/dl(<11μmol/L),有时接近0.离心分离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层的抗坏血酸水平更有意义,从正常水平>16μg/108 细胞(>91nmol/108 细胞)下降到<2.0μg/108 细胞(<11.4nmol/108 细胞)。维生素C的贮备耗尽时,使用试验剂量后尿中也极少出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几乎常见,而且常见贫血。出血,凝血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成人的坏血病须与关节炎,出血性疾病以及龈炎鉴别。关节症状是由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内出血引起。存在瘀点的出血,再加血液检查可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