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轴右偏:这是由于长期的肺部疾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尤其是右心室负荷增加所引起的。随着病情的发展,右心室肥厚,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出电轴向右侧偏移。
2. 肺型P波:即P波高尖,在II、III、aVF导联更为明显,反映了右心房扩张或压力增高的情况。
3. 右心室肥大表现:V1至V3导联出现R/S比值≥1或者R波振幅>0.5mV;有时可见到S波在I导联加深、Q波消失等现象,这些都提示存在右心室肥厚的情况。
4. 低电压:部分患者可能因为肺气肿等原因导致心脏周围组织密度降低,使得心电图各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普遍减小。
5. ST-T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非特异性变化也较为常见,但这些改变并非慢性肺心病所独有,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以上就是慢性肺心病主要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