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脐带残端处理不当或
护理不周所导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的常见原因包括:
第一,脐带断端消毒不彻底。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医护人员需要对脐带断端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侵入。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就可能成为引发脐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
护理不当。比如,给婴儿洗澡时水进入脐窝或尿布覆盖到脐部,导致局部潮湿;或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定期清洁和保持干燥,使得病原体更容易繁殖,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第三,免疫力低下。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当遇到外界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时,更易发生感染。
第四,使用了不干净的手或工具接触脐带部位。例如,在更换尿布、检查脐部愈合情况等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手卫生或者使用的棉签、纱布等物品没有经过充分消毒,也可能引起细菌传播。
第五,脐带脱落时间过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会在出生后7-14天内自然脱落,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段仍未脱落,则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并及时就医处理。
因此,在
护理新生儿时,应特别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尿布以及正确消毒等措施来预防脐炎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如红肿、渗液、异味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