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护理患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时,预防出血并发症是一项重要任务。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其特点是全身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伴有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过度消耗,导致严重的出血倾向。因此,在
护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出血风险:
1.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出现。
2. 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指标:如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计数等,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变化。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插管或拔管时损伤气道黏膜引起出血;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并定期评估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4. 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如果医生决定给予抗凝治疗,
护士需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性检查和治疗。
5. 加强营养支持与
护理:鼓励患者摄入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发生。
6. 提供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减轻其焦虑情绪,增强信心。
7. 遇到严重出血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照急救程序进行处理。例如,在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可以先用纱布等物品压迫止血,同时准备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或浓缩血小板等制品以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总之,在
护理DIC患者的过程中,
护士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技能,通过综合性的
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