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抗凝治疗时,
护士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
护理要点:
首先,在进行任何操作前,
护士应当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出血倾向、皮肤黏膜是否有瘀斑或出血点等,并记录下来。这一步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其次,要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在使用肝素这类抗凝剂时,需要精确计算剂量并按时给药,避免过量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或者剂量不足无法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定期监测病人的凝血功能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以评估抗凝效果及安全性。如果发现凝血障碍加重或有出血迹象,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采取相应措施。
在日常
护理中,要特别关注病人的皮肤状况,避免因摩擦、压迫等原因造成损伤;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还需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弹力袜等辅助用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最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过程中的各项
护理措施。
总之,在DIC病人的抗凝治疗过程中,
护士不仅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还需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