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由细菌引起。在不同年龄段的小儿中,常见的病原体有所不同。
对于新生儿(出生至28天),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和李斯特菌等。这些细菌通常与分娩过程中的产道污染有关,或者通过母亲的血液传播给婴儿。
在2个月到12岁的婴幼儿及儿童中,肺炎链球菌(也称为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即脑膜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中,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而自从广泛使用Hib疫苗后,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病例已显著减少。
此外,在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础疾病的小儿中,还可能见到其他少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和病原体谱系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小儿患者,应及时进行腰穿检查,并根据年龄、季节和地区流行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可能的致病菌种,以便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措施,比如按时接种相关疫苗等方法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