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也称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是由于长时间局部组织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缺血、坏死的一种损伤。它主要发生在身体与床面接触且骨突部位承受较大压力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但不限于:
1. 骶尾部:这是压疮最常见发生的部位之一,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或坐轮椅的人群而言。
2. 坐骨结节:同样在长时间坐着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特别是使用硬质座椅时。
3. 肩胛区:当患者处于侧卧位时,肩部可能会受到较大压力而形成压疮。
4. 外踝和足跟: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这两个部位也是高风险区域。
5. 髋关节外侧:在侧卧姿势下,髋骨处也可能出现压疮。
6. 耳廓:虽然相对少见,但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氧气面罩或其他医疗设备压迫耳部的患者而言,也有可能发生。
预防和早期发现压疮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变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垫等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对于已经形成的轻度压疮,则应及时采取相应
护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受压部位,并及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