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特点是心脏的上腔室(即心房)不规则且快速地跳动。这种异常的心脏节律可以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滞留,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以下是心房颤动的一些临床特点:
1. 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跳不规律或心跳加速,有时描述为心脏“乱跳”。
2. 气短: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后更为明显,因为心脏泵血效率下降,不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3. 疲劳感: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身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患者容易感到疲劳。
4. 胸痛或胸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胸闷、压迫感等症状。
5. 晕厥或近乎晕厥:当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时,脑部供血不足可引起短暂意识丧失。
在体检方面,医生可能发现以下体征:
- 心音第一心音强度不等
- 脉搏短绌(即脉率小于心率),这反映了心房颤动导致的心室充盈不均一性。
- 颈静脉搏动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会有明显的症状,有些人心房颤动可能是在常规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非常重要。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等措施。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