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缺乏所引起的。在女性怀孕期间,身体对于铁的需求量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孕妇不仅要满足自身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还要为胎儿和胎盘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随着孕期的发展,母体血液容量逐渐增多,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对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如果此时膳食中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此外,在妊娠晚期由于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对于铁的需要量达到高峰,进一步加重了孕妇体内铁储备的压力。因此,为了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贫血,通常会建议孕妇通过均衡饮食增加含铁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等)的摄入,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除了缺铁性贫血外,巨幼细胞性贫血也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它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不过从发生率来看,缺铁性贫血更为普遍。因此,对于妊娠期女性而言,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关注自己的铁营养状况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