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主要是肠道蛔虫)进入胆道系统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正确诊断胆道蛔虫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1. 病史与体征:首先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腹部疼痛的历史,尤其是是否出现过剧烈的阵发性绞痛,这种疼痛常位于上腹或右上腹部,并可能向背部放射。同时了解有无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此外,还需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如饮食习惯、个人及家庭成员是否有肠道寄生虫感染史等。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肝功能检测可能会发现轻度异常;粪便中查到蛔虫卵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之一。
3. 影像学检查:
- B超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胆道内有无异物存在及其位置、大小等情况。当发现胆管内出现条索状强回声影时应考虑本病可能。
- CT或MRI在必要时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
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通过此方法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区有无虫体,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
5. 其他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使用腹腔镜等手段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怀疑胆道蛔虫病时应结合上述多种信息来源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还需与其他相似病症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