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甲亢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抗甲状腺药物:这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硫脲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其中硫脲类的代表药物有甲巯咪唑(又名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咪唑类的主要代表是卡比马唑。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
2. β受体阻滞剂:虽然不能直接降低甲状腺功能,但能缓解甲亢引起的心悸、手抖、多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用的有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等。
3. 碘化钾或碘油:用于术前准备或者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时短期使用,可减少甲状腺血流,使腺体变小变硬,有利于手术操作。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甲亢加重或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此需谨慎使用。
4. 其他辅助用药:如维生素B群、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改善患者体质,促进康复;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对于伴有突眼症状的病人,可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眼部炎症反应。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需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师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