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式,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抗癌药物直接导入膀胱内,使药物与膀胱黏膜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肿瘤复发率的效果。该方法相较于全身化疗具有更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和更低的全身副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患者在治疗前需要排空膀胱。
2.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通过尿道插入导管(通常是软质导尿管)至膀胱内。
3. 将事先准备好的化疗药物溶液经由导管缓慢注入膀胱。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等。
4. 注入后,要求患者变换体位,如平躺、左侧卧、右侧卧及仰卧各15分钟,以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在膀胱内壁,并且与之充分接触。
5. 一般建议保留药物30至60分钟后排出。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小时左右完成。
治疗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不等,持续数月至一年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期间,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总之,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