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于患有此病的儿童来说,良好的体温管理是
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化脑患儿体温管理的关键点:
1. 监测体温:定期使用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患儿的体温,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发热情况。通常情况下,每4小时监测一次较为合适。
2. 发热处理: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一般指体温超过38.5°C),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冰袋敷于大血管经过处帮助散热;同时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退烧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为儿童皮肤较薄容易吸收导致中毒。
3. 保持适宜环境温度:确保病房内空气流通且湿度适中,室温控制在20-24°C之间为宜,以利于患儿散热并维持舒适度。
4.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发热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增加,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液体量,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关注体温外,还需注意患儿是否有头痛、呕吐、嗜睡等其他症状加重的表现,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6. 预防并发症:持续高热可能引起惊厥甚至脑损伤,因此在有效控制发热的同时也要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 家长教育与沟通:向家长解释体温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家庭
护理中也能正确执行。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维持正常体温范围,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并为治疗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