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对于化脑患儿来说,及时观察和识别颅内压增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能否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 意识状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水平是否发生变化,如出现嗜睡、昏迷或烦躁不安等表现,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信号。
2. 头痛与呕吐:化脑患儿常伴有剧烈头痛,尤其是早晨醒来时更为明显;同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这些症状往往与颅内压增高有关联。
3. 瞳孔变化:注意观察患者双侧瞳孔大小是否一致,对光反应是否灵敏。当一侧或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时,可能是脑疝的前兆,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准备紧急处理。
4. 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基本生命指标,观察是否有异常变化。例如,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而脉搏减慢(库欣反应)。
5.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简单的神经系统评估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如肌力下降、反射亢进或消失等。
6. 前囟门状态:对于婴幼儿而言,特别需要注意观察其前囟门是否饱满。前囟门张力增高是颅内压增高的一个重要体征。
7. 行为改变: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因此要留意他们是否有异常的行为表现,比如持续哭闹、拒绝进食等。
8. 记录与报告:将上述观察到的所有信息详细记录,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便于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
护理化脑患儿时,
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识别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迹象,从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