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预防针刺伤,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首先,了解和熟悉医院或工作场所的针刺伤预防政策与程序至关重要。这包括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以及知晓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流程。
1. 在使用锐器时要格外小心,确保动作平稳、准确,避免不必要的手势。例如,在抽血或注射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防止因分心导致意外伤害。
2. 选择带有安全装置的一次性针具和医疗设备,如自毁式注射器等,并正确激活其保护功能以减少风险。
3. 操作完成后立即单手回套针帽或者使用无帽系统,切勿双手操作或将针头随意放置于床边、托盘等处。
4. 将用过的锐器放入专用的防穿刺容器内,且当容器达到三分之二容量时及时更换,避免过度装填引发事故。
5. 在处理患者体液或血液样本时戴双层手套,并在可能产生飞溅的情况下佩戴护目镜、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6. 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提醒彼此注意安全事项,在协助对方时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此外,一旦发生针刺伤事件,应立即按照医院的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包括清洗伤口、报告上级并接受必要的医学检查和随访。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
护士在工作中遭受针刺伤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