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感染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已经暴露于破伤风梭菌或其毒素的人群。在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时,有若干注意事项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询问过敏史:给药前必须详细询问受种者的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马血清制品的过敏情况。因为TAT是从马血中提取的,部分人群可能会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2. 进行皮试:对于首次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者或长期未使用者(超过5年),应先做皮肤敏感试验以减少过敏风险。具体方法是在前臂掌侧注射0.1ml TAT稀释液,观察15-20分钟后的局部反应情况。
3. 选择合适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暴露程度确定合理的给药量。通常成人和儿童的预防性治疗推荐使用1500 IU至3000 IU不等;而对于已出现症状的患者,则需更高剂量,并可能需要重复注射。
4. 注射方式与部位:破伤风抗毒素一般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常见注射部位包括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肌群等。避免在神经血管丰富区进行注射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5. 监测反应:给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至少30分钟以上,注意是否有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措施。
6. 记录与随访: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任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告知患者若回家后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复诊。
7. 注意保存条件:破伤风抗毒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冰箱中,避免冻结和高温直射光照射,确保药品质量稳定。
以上就是关于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时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护士在执行此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