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烧伤患者在受伤后的早期阶段,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局部组织损伤。烧伤导致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等)以及皮下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烧伤深度的不同,可表现为表皮层、真皮层乃至更深层次组织的损伤。
其次,微循环障碍。大面积或深部烧伤后,由于大量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创面水肿,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一步加重了周围正常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再次,全身反应性变化。烧伤早期即出现应激性生理改变,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同时伴有免疫功能抑制和代谢率升高现象,表现为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等情况。
最后,液体丢失与电解质紊乱。由于创面大量渗出液中含有水分及各种电解质成分,若不及时补充,则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钾、钠、氯等离子浓度异常。
这些病理变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重度烧伤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并对患者的救治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
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安排补液计划,积极预防感染,以促进其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