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方面,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减轻身体负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鼓励多饮水,每日1-2L,以补充因发热、呼吸加快等丢失的水分,还能促进痰液稀释排出。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抗感染治疗是关键环节。一经诊断即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成年轻症患者,可用240万U/d,分3次肌内注射;病情稍重者,宜用240万-480万U/d,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5-7天,或在热退后3天停药。
对症治疗也不可或缺。若患者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大动脉处,体温过高时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虚脱。对于有咳嗽、咳痰症状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促进痰液排出。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应给予吸氧治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对于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关键,可先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以提升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同时,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和碱性药物。还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