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士资格 > 精华问答 > 正文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特点是啥?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课程详情>
考试政策> 学习资料>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是急性肾衰竭病程中一个非常关键且有着鲜明特点的阶段。这一时期通常持续时间在7 - 14天,但也可能更短或更长。

少尿是该期最突出的表现。正常成人每天尿量大约为1000 - 2000ml,而在少尿期,患者24小时尿量会少于400ml,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少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急剧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水钠潴留也是少尿期常见的特点。由于肾脏排钠、排水能力降低,过多的水分和钠盐在体内蓄积。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水肿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仅表现为眼睑、下肢的轻度水肿,重者则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电解质紊乱在少尿期较为复杂且严重。高钾血症是最危险的电解质异常之一。因为少尿使得钾离子排出受限,同时组织损伤、感染等因素又会促使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导致血钾浓度升高。高钾血症可影响心脏功能,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此外,还可能出现低钠血症,这主要是由于水潴留导致血液稀释,以及肾脏失钠过多所致。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也较为常见,主要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钙磷代谢异常有关。

代谢性酸中毒也是少尿期的重要特点。肾脏排酸保碱功能下降,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如硫酸、磷酸等无法正常排出,在体内蓄积,导致血液pH值降低,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乏力、嗜睡等症状。

氮质血症在少尿期逐渐加重。肾脏排泄尿素、肌酐等含氮废物的能力下降,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积聚,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不断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烦躁、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少尿期还容易并发感染,这是因为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等操作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泌尿系统等,感染也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2026年护士资格课程

豪华通关班

6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