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区域一般可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各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包含范围。
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这里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室等。清洁区是医护人员相对安全的休息和工作准备区域,在这个区域,医护人员可以进行一些非医疗操作的活动,如更换个人衣物、休息等。进入清洁区的人员不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等防护装备,以保证该区域不被污染。
半污染区是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比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内走廊以及检验室等。在半污染区,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这里是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的过渡区域,例如在治疗室进行药物准备等工作。医护人员在半污染区接触患者的物品后可能会受到污染,但通过正确的防护和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扩散。
污染区则是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认为有明显污染可能的区域,像病房、患者洗手间、浴室等。患者在污染区内活动,污染区内的物品和环境都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医护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必须严格按照防护要求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防止自身被感染,同时避免将病原微生物带出污染区,造成其他区域的污染。在离开污染区时,也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防护用品的脱卸和消毒。
通过合理划分隔离区域,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