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肾脏疾病,通常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它们各有特点。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前驱感染病史,常在感染后1 - 3周起病。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水肿是常见症状,一般先从眼睑开始,晨起明显,随后可波及全身,多为轻、中度水肿,呈非凹陷性。血尿较为突出,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的颜色可因尿液酸碱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酸性尿时呈浓茶色,中性或弱碱性尿时呈洗肉水样。患儿还会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蛋白尿。高血压也是常见表现之一,血压升高程度不一,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病例还可能出现严重循环充血,表现为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高血压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惊厥等;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症状相对不典型,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疲倦、腰部疼痛、食欲减退等。水肿时有时无,程度轻重不一。蛋白尿持续存在,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夜尿增多、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患儿还可能出现高血压,且血压控制相对困难,长期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总体而言,小儿肾小球肾炎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对孩子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