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病人复温
护理是淹溺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具体的复温
护理措施。
首先是评估体温情况。在实施复温
护理前,要准确测量病人的核心体温,可采用直肠温度测量法,因为它能更准确反映核心体温。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以此为后续复温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对于轻度低体温(体温在32 - 35℃)的淹溺病人,可采用被动复温法。为病人去除湿冷衣物,用温暖、干燥的毛毯或棉被包裹身体,保持环境温度适宜且稳定,一般维持在25 - 28℃,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让病人自身产热来逐渐恢复体温。在包裹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压迫病人身体,保证血液循环通畅。
当中度低体温(体温在28 - 32℃)时,除了被动复温,可采用主动外部复温。使用热水袋或热毛毯等包裹病人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一般热水袋水温在50℃左右,并用毛巾包裹,防止烫伤皮肤。同时,可使用温毯机等专业设备进行复温,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密切观察病人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对于重度低体温(体温低于28℃),需采用主动内部复温。可以通过静脉输入加温至37 - 40℃的液体,以提高病人的核心体温。还可采用温盐水进行胃肠灌洗或膀胱灌洗,灌洗液温度保持在38 - 40℃,通过体腔黏膜的热量交换来升高体温。在复温过程中,要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电解质、血糖等指标,防止出现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复温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小时升高0.5 - 2℃,避免复温休克的发生。
此外,在整个复温
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病人的心理
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复温的目的和方法,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同时,做好
护理记录,包括复温方法、体温变化、生命体征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