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
护理,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护理措施。
在病情观察方面,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意识障碍的程度往往能反映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意识改变,需警惕病情恶化。瞳孔的变化也至关重要,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提示脑疝形成,必须及时处理。此外,还要留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以及头痛的程度、部位和呕吐的性质、频率等。
体位
护理也很关键,一般将患者床头抬高15° - 30°,这样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要保持患者头部处于正中位,避免颈部扭曲,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呼吸道
护理方面,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功能。同时,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在输液管理上,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加重脑水肿。一般成人每日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 - 20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药物治疗
护理中,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时,要注意快速静脉滴注,一般要求在15 - 30分钟内滴完,以达到迅速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感染等并发症。
另外,要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避免患者剧烈咳嗽,必要时可给予止咳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因为癫痫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心理
护理也不容忽视,患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