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损伤是
护士考试中常见的考点,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头皮损伤的类型识别很关键。它主要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又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张力高,疼痛明显;帽状腱膜下血肿因该层组织疏松,出血易扩散,可蔓延至全头部,触之有明显波动感;骨膜下血肿多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之内,以骨缝为界。对于头皮裂伤,其特点是出血较多,不易自行停止,这是因为头皮血管丰富。而头皮撕脱伤则是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常因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而发生休克。
其次,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至关重要。头皮损伤可能合并有颅脑损伤,所以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以及意识情况。若患者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意识障碍加深等症状,可能提示有颅内血肿或脑损伤,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再者,伤口的处理要点也不容忽视。对于头皮裂伤和撕脱伤,应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防止失血过多。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清创缝合,一般在伤后24小时内进行,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对于头皮血肿,较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早期可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 - 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吸收;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在严格消毒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
另外,预防感染也是重要的一环。头皮损伤后容易发生感染,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
最后,
护理和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要让患者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伤口
护理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沾水、防止搔抓等。对于有头皮撕脱伤的患者,还需做好心理
护理,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总之,在处理头皮损伤时,要准确识别损伤类型,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处理伤口,预防感染,并做好
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