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采集是临床
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操作,有诸多注意点。
在采集前,
护士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明确采集标本的种类、目的,根据检验项目准备合适的标本容器,如全血标本需用抗凝管,血清标本用干燥试管等。仔细核对医嘱、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号、诊断等,避免出现差错。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要检查采血用物是否齐全、完好,如注射器、针头、标本容器等。
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一般常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等,消毒皮肤要规范,消毒范围直径应不小于5cm。进针角度和深度要适宜,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采血时动作要轻柔、迅速,防止标本溶血,如避免过度震荡、使用干燥的注射器和针头、采血后立即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标本容器等。若需采集多个标本,应按照一定顺序采血,通常先采血培养瓶,再采抗凝管,最后采干燥试管。
采集后,要及时将标本送检,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影响检验结果。对于特殊标本,如血培养标本,要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以提高阳性率。同时,要妥善处理采血用物,防止交叉感染。还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标本,确保无误。告知患者采血后的注意事项,如按压采血部位一段时间,避免揉搓,防止出血和淤血。